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科研成果 > 正文

历史文化学院学科建设情况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9-28   浏览:

为推动历史文化学院“十四五”时期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鲁东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四五”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发展的主要成就

1.党建工作扎实有效

历史文化学院党总支以“学院事业即是党的事业,党建工作成果要靠事业发展成果来体现”为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党总支在学院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各项发展改革举措,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人才团队建设为抓手,打牢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坚实基础,党政同频、落脚事业,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本科生党支部多次被评为鲁东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优秀案例、鲁东大学党建样板支部,多位师生获得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的荣誉称号。

2.专业建设稳健发展

2019年历史学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中国现代史》课程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和国家级一流课程,以3门省级精品课程为基础,实现课程的存量转换,为建设一流课程群打下良好基础。历史学连续六年被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列为四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区域排名第二位。

3.学科建设特色凸显

2018年,世界史、中国史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评估中心合格评估。学科特色日渐凸显,中华民族精神研究在全国领先,中国现代思潮、胶东区域史等研究颇具特色。世界史学科在西方宗教文化、欧美族裔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国内影响力。在学科发展中,着眼文明互鉴,加强文化传承创新,同时做好文化交流与传播,打通中国史与世界史两个学科壁垒,进行立足资源整合,开辟中外文明互鉴研究领域的新的学术增长点。

4.科学研究和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

“十三五”期间,学院获批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10项,出版著作12部,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CSSCI论文30篇。获省社科成果优秀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建成3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项目):历史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学会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2017年,在建设“十二五”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中华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思想研究基地”的基础上,“中华传统文化现代转换与海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十三五”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020年,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被教育部列为重点联系的35家全国性社科学术社团之一。

5.师资队伍不断壮大

现有专任教师29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5名,博士24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省突贡专家1名,烟台突贡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2名。2017年,俞祖华教授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同年,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6.人才培养卓有成效

十三五期间,本科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2020届学生考研率达到45%。研究生招生数量逐渐上升,2020年招收研究生66人,培养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指导教师带领研究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上百人次,学生发表省级以上期刊论文90余篇,获校级优秀硕士论文15篇,获省级优秀硕士论文2篇。在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在学科教学(历史)全国比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7.“四史”研究结出硕果

“十三五”期间,学院充分发挥中国史学科优势,推动“四史”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国家级学会、中国近现代史国家级教学团队为平台,增进学界“四史”史料研究与学科思政教育的资源整合,产出高水平“四史”科研成果。

(二)“十四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历史和历史研究做出了一系列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使我们党重视历史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历史学完全可以并且应当大有作为。同时,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方向指引下,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历史文化学院应该立足于优势基础,解放思想,抓住这个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超前谋划,争取为新时代中国史学的建设与繁荣做出贡献。

(三)“十四五”发展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是人才队伍的职称结构、梯队建设急需改善,没有青年教授,青年副教授数量过少,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存在一定的难度,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中国史和世界史学科方向凝练深度和特色优势还需进一步提升,为申报博士点做准备。三是学院教师总体上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数量不足,省部级社科成果奖的数量及获奖层次有待提高。四是经费紧张,对外学术交流层次不高,除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以外,学院主办和承办的学术会议很少。

二、“十四五”发展思路与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 党建引领、学科筑峰、育人为本、学者为要”的办学思路,着力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着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与创新能力,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四有”教师团队,着力增强服务地方经济文化能力。

(二)主要目标

1、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提高政治站位,履行政治责任,强化政治担当,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党史教育,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加强教师队伍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持续加强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建设,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明确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加强支部建设,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学院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2、专业建设

在新文科背景下,努力推动历史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确保通过师范专业认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推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在课程建设上,实现存量转换,建设一流课程群,其中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6门。强化实践环节,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培育教学名师,探索校企合作、继续教育以及社会服务等领域的新路径,继续保持历史学本科在省内本学科领域的领先地位。

3、学科建设

中国史学科以申报一级学科博士点为目标并力争实现突破;世界史努力保持在省内的优势地位,不断扩大在全国学界的影响;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培养实现规模扩大、质量提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整合学校现有教学、科研力量,打造特色,凝炼方向,打破中国史和世界史学科壁垒,在中外文明互鉴研究上找到突破点,一方面立足中国,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另一方面,面向世界,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继续推进“四史”研究。发挥中国史学科优势,在“四史”研究中有高水平产出。以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国家级学会、中国近现代史国家级教学团队为平台,增进学界“四史”史料研究与学科思政教育的资源整合,在党史研究、社会主义发展史研究中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4、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优秀博士引进力度,新增博士数20人左右,引进和培育省级以上人才工程与高端领军人才3-5人,鼓励教师出国访学、交流合作。

5、科研成果目标

拟出版学术著作20部以上,发表CSSCI论文50篇以上,并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科研经费300万元,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

6、人才培养

擦亮师范教育金字招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新文科创新基地班,构建“新文科师生学习研究共同体”,建设好2-3个学生社团,为学生打造《史学沙龙》品牌刊物。新增学生各类教学技能、历史学论文竞赛获国家及省级奖励50项以上,省级优秀研究生论文3篇以上,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2项以上。提升学科专业建设的国际化水平,促进本科生、硕士生国际交流,10%—20%的学生在校期间拥有国际交流经历。

7、招生就业与服务地方

力争招生规模逐步扩大,生源质量有较大提高,新生报到率保持100%。力争在就业指导、市场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有重大突破,考研率达40%左右。

加大区域研究力度,加强与省市社科联及国内外高校的联系与合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提供一系列服务与地方文化、社会和政治建设的活动,推进科学普及,承担社会公共服务,发挥智库功能。

三、“十四五”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党建全面引领,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把党建工作与学院各项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起来,建设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标杆样板党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学校的党建工作部署,加强思想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推进学院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尊师重教的和谐氛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四有”好老师,为学院发展保驾护航。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促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外引内培,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博士,鼓励本院教师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会议,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院讲学,增加学术交流机会,为教师创造发展机会和空间。推进实施学科团队建设,遴选学科方向带头人,组织科研教学团队,提升学科高层次人才数量,扩大学科和学术影响力。

优化制度设计,突出科研导向,树立底线思维,发挥引领作用,提高教师的凝聚力和科研内驱力。

(三)学科、专业建设补齐短板,突出优势

利用好学科平台在学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现代转换和海外传播”协同创新平台的作用,在中外文明互鉴研究上做文章,推进传统文化研究和传统文化外译、外国文化译介等相关工作,促进校内各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以传统文化现代转换与海外传播为核心的学科群。

以中国近现代史国家级教学团队为核心,建立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二级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属“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交流机制,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耦合。

以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国家级学会为平台,增进学界“四史”史料研究与学科思政教育的资源整合。拓展“四史”领域研究方向,开设“四史”领域特色课程。在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紧密结合。

巩固本科专业在为全国各地尤其是胶东地区中小学提供优秀师资方面的优势地位。做好现有课程的存量转换、交叉融合,构建“互联网+”“智能+”新型教育模式。推动信息、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逐步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师生全覆盖。

(四)强化过程管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突出“以本为本”,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氛围,建立素质精良、开拓创新的学生管理队伍。提升教师在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和教学质量方面创新的积极性,鼓励支持教师获得省研究生质量提升项目和优质课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强化过程管理,扎实做好本专科生、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把好“出口关”。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考研宣传和辅导,有效提升学院总体考研率。加强校地、校企的联系与合作,为学生实践教学和职业能力养成奠定坚实基础。

(五)立足专业优势,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积极对接重点产业行业发展,引领区域文化发展。鼓励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知识,通过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社会调研等形式“走出去”,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企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及需求,做好需求对接和横向项目立项。利用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等平台,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助力教学、科研综合实力提升。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党建引领,积极发挥党政领导班子的合力作用,为完成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实施动员推动工作。

(二)以任课教师、团委、班主任、学业导师、论文指导教师等人员为实施主体,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领域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狠抓学风建设,推动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更上一层楼。

(三)科研任务党政领导齐抓共管,学科点和教研室双重引导,责任分解到人。

(四)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制度创新原则,分类完善制度,做到办事依据明确,奖惩透明公开,使学院在规范化轨道上良性运转。